发新话题
打印

[海归心情] 海归三年——一个经济学男博士的经历感受 ZZ

海归三年——一个经济学男博士的经历感受 ZZ

首先说明我的看法:回国与否是个人的选择,我不吹嘘任何一种选择。每个人的背景经
历价值观都不同,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。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应该允许各种价值观存在
。我回国后过得不错,但是,我不希望我的经历成为诸如回国值不值得之类无聊争吵的
谈资。

不怕大家笑话,我很小的时候就想读博士,当教授,可能是因为喜欢读书吧。因此,在
大学里工作我觉得非常舒适,真的是很喜欢。不过,坦率的讲,这也算巧合。我的许多
博士班里的师兄都去了投行做research,我自然看着眼热。不料毕业那年正好赶上911
,金融业不景气,各大投行纷纷裁人,research 部门首当其冲。所以我把找工作的主
要精力放在大学的教职。在一所二流大学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,第一天上讲台,
对着下面黑压压一片各色人等还真有点害怕,哈哈!不过我比较随和,也不为难学生,
所以工作还算不错,学生评估也过得去。我感谢老天,最终指引我做自己喜欢的职业。

那么我为什么想回国呢?主要有三个原因:

首先,我觉得自己做学问在那么多经济学博士中只能排到中上。留下来拼tenure,发
paper自然是没问题,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意思,因为我看出我成就有限(相对于大牛来
说,其实我做得还不错)。大家在读自己专业的paper时一定常有这样的感觉:那么好
的idea我怎么没想到呢?或者:这一步太漂亮了,这个作者脑子怎么长的?学术生活就
经常沉浸在这种喜悦中,但也免不了疑惑:自己和这些耀眼的群星比起来,自己太微不
足道了!我当时觉得经济学里牛人那么多,paper就象牛毛一样,不少我一根,也不多
我一根。但是,如果我回国,那么我所做的可就多了。大家别误会,千万别以为我想回
去骗吃骗喝。我那时是真心想为中国做点事,哪怕把国际标准的经济学课程移植到中国
,或者影响几个学生,开阔他们的眼界,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吗?百分之百的奉献和百
分之百的自私都是不存在的。如果以黑和白定义,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灰色的。那些吹
捧留学人员“毅然”回国做贡献的文章固然让人恶心,不过我想老狼和校长在驰骋商场
的时候,有时也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吧?这样,我觉得我回国可能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有
帮助。我说这些,是想提醒大家:我是一个普通人,有私利,但也有热情。

第二个原因和我性格有关。我这个人兴趣广泛,音乐、摄影、书法什么的样样都通,样
样不精。对于非天才来说,广则意味着不精,这也许是我不能在专业上成为大牛的原因
吧!在国外的几年里,我到处旅游,爬山,滑雪,听音乐会,看musical,然而我还是
很怀念中国的文化,中国的风土人情。更重要的是,我在国外时间不长,五年而已,感
觉交不到知心的朋友。车肥马,衣轻裘,与朋友共,弊之而无憾――我喜欢子路的生活
态度,但是这种生活在国外我没有机会经历。虽然我和老外混得很开,常常一块去
party,去club玩,但总是觉得有点隔膜。我经常上国内的最著名的摄影网站:色影无
忌,看到网友贴的云南西藏的照片,看到江南水乡的风情,真的恨不得立马回国。

最后的原因恐怕是很多男生所共有的,就是个人问题。在国外谈了两个女朋友,最后我
发现我实在受不了女博士了!这个问题打住,免得引起争吵。

所以,当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临,我立刻动身回国了。工作性质没变,还是在大学教书。


海归三年(二):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育

就这样,我回来了。至于说有人选择做海鸥,两边跑,其实这也是不错的选择。但是这
不适合我,因为这样的人一般都是40岁左右,有家小,有资历。我还年轻,愿意在国内
挥霍我青春的尾巴。

虽然留学期间每年都回国,但是彻底回来的感觉还是不同。走在国内的校园里,看着周
围清一色的中国脸孔,听着喇叭里国内的流行音乐,心里的兴奋紧张就象当年刚出国一
样。不过诸如回国观感之类的文章太多了,我就不废话了。

这里我说说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育,包括金融,会计,管理等相关学科。

在我看来,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正在走自然科学研究二十年前的道路。今天,在各个高
校,你能在Nature,Science上发文章,你就是公认的牛人。然而在社会科学领域,我
们还是能听到这样似是而非的论调:“国外理论不能适用于中国”,“论文多不证明你
有水平”,“某某牛,他没论文,但是他有思想”,等等。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:虽然
很多人对国际社会科学刊物抱着酸溜溜的态度,但是所有像样点的高校的经济系和商学
院,都把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作为头等的大事。十多年前,由南京大学发起,全国高校
掀起了SCI运动。虽然这种对SCI,以及impact factor的片面追求,带来了许多副作用
。但是,这种做法逼迫国内的理工科研究人员把自己的论文规范化,使得大家努力出
paper,在我看来功远远大于过。类似的,现在国内的高校开始重视SSCI(social
science citation index)。我预测,就象自然科学领域一样,国内的经济管理等研究
人员,会在十年内在国际二三流期刊中一展身手。大家不要笑话,如果能做到这一点,
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!因为几十年来,国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完全和国际脱节,几乎是零
!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我国的自然科学。

那么,作为接受过完整经济学博士教育的人,回国后真的有用吗?很多人都说:国外理
论都是数学模型,不符合中国国情,blah blah。我烦透了这种不学无术的腔调。我常
常和学生举这么一个比方:美国的工程师根据力学原理在密西西比河上造一座桥,一个
呆子把所有的参数copy来在黄河上造桥,结果桥塌了,他高呼:牛顿力学不适合中国!
我觉得我回国能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改造这样的呆子。

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样,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把中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在
追赶国际水平,规范化的过程中,几乎绝大多数国际刊物中的 empirical研究都会在5
年之内被国内的研究人员用中国的数据复制,但是做法和过程还是比较粗糙。大家看:
这是不是很象中国的制造业?这是中国追赶国际水平中不可缺少的一环。和中国的人力
资源特征一致,低水平的复制已经迅速展开,激烈的竞争使研究人员开始追求创新与突
破。这个过程的迅速着实让我大吃一惊!当我刚回国时,国际期刊还乐于发表一些
Chinese evidence的文章,现在已经不行了,必须要求你的文章对经济学作出普遍意义
上的贡献。和中国的制造业一样,中国的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基础
,发挥中国人善于模仿,肯钻研的特点,先以数量上的优势开始,然后逐步提高质量。

国内的经济学教育已经成了气候,原来马列经济学已经被压缩到一角,完全被边缘化了
(近几年中国有向左转的趋势,局部有反弹,在以后会详细讲)。和自然科学不同,经
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教学不需要仪器设备,懂点数学,拿本国外的教科书,很快就能知
道点大概。因此虽然教学质量不高,但是推进的速度非常快。另外,国际主流的教材几
乎都可以在国内买到,有翻译的,也有影印的。因此,如果国外的中国经济学者要想象
以前一样,靠着经济学ABC来国内高校忽悠,已经很难了。

那么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教育和国外的差距在哪里?我的回答是,和几乎任何一个学科一
样,最大的差距是教授,其次是博士生,其次是研究生,最后是本科教育。这是由我国
的科研整体水平落后决定的。

这一篇是感想,因此比较虚。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国内高校经济学科的具体情况,比如
大家关心的career path,funding,人际关系等。最近经济学家的名声不太好,我还会
在另外的篇目里专门谈谈我的感想和分析。

最后,香港的社会学研究者丁学良说,内地称得上经济学家的不超过5个。我PhD新鲜出
炉,当然不在此列。不过,我要说:和我钦佩的前辈学者,象顾准,吴敬链一样,我为
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过自己的贡献,没有曲学阿世,我心里认为自己是经济学
家,并以此来要求自己,我为此自豪。


海归三年(三):在大学工作

前面说过,我喜欢在大学里工作,喜欢这种生活方式。这篇主要回答功夫王的几个问题
。当然我只了解经济类专业的情况,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,但是没有普遍意义。

国内大学大规模招收经济专业海龟始于北大,其他大学逐渐跟进。以今年一月的AEA,
AFA年会来讲,我知道至少有以下几所大学到年会上招人(在AEA, AFA年会上招
assistant professor是美国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传统):北大,清华,上海财大,上
海交大,厦门大学。国内大学的海外招聘逐步走向正轨,在程序上已经和美国大学非常
类似了:看简历,推荐信,代表作;挑选面试人,在AEA,AFA年会上接触;邀请来学校
作报告,决定聘用与否。至于直接招聘教授级别的,那就基本上是双方的互相了解,讨
价还价了。这其实和industry招人相象:entry level走程序,海选,senior level要
靠猎头。

和美国大学一样,不管你的博士论文再出色,学校多牛,刚毕业的博士只能从
assistant professor,也就是国内的讲师这一级别干起。不过,这只是就我熟悉的几
所学校而言,如果你去差一些的学校,可能bargaining power更大。

至于薪水,当然不能和美国比,每个学校也不同。如果是纯经济专业的,美国的教职起
薪也就六万美元左右。如果是金融专业的,美国商学院这几年的起薪节节高,好一点的
商学院都在十五万美元上下,那么即使考虑了人民币的购买力,国内的薪水还是远远比
不上。我总结一下我所了解的各高校开出的薪水,不一定准确:北大4 万美元,清华5
万美元,其他几所3万美元。以上都用人民币支付,不包括住房补贴。这个薪水对经济
专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,对金融专业就未必。另外,美国的许多管理专业博士工作并不
好找,这种收入对他们也是很不错的。

工作其实和在国外大学区别不大,主要就是写论文,教书。在论文方面,国内高校招海
龟当然是希望能在国际刊物发文章。回国后再要在美国期刊发表论文,难度陡然增大。
不过,只要努力,一般还是没问题的。有趣的是,许多学校都列了一份国际期刊表,只
能在单子里的期刊发,这在国外不多见。我的理解是,这种做法在中国的经济学科刚起
步的阶段非常有必要。

那么赚外快的机会呢?和 industry的联系呢?如果你愿意,机会很多。但是很多象我
一样的年轻海归不愿意,因为这样会耗费大量的精力,影响科研。出去演讲,咨询,担
任各种职务,那是当了教授后的专利。至于派系斗争,离青年教师其实很远,你如果不
感兴趣,大可躲开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,和国外没什么两样,顶多是程度上的区别。
在大学里工作,最重的分量就是你的论文。有了牛paper,什么都好办。

总之,国内的经济类学科的教研在迅速正轨化,至少在几所顶尖的大学里,很多制度和
国外已经非常相似了。其他的大学也在逐步跟进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国内招人的标准也
开始越来越高。对许多经济类专业的留学生而言,一个两难的问题是:如果毕业马上回
国,意味着放弃了学术上炉火纯青的机会,但是如果过几年,等好论文都出来了再回国
,你会发现国内招人的标准又比几年前提高了!这种情况,确实让许多人很难选择。


海归三年(四):我接触的中国大学生

我是90年代上的大学,先讲讲我对在国外接触到的80年代大学生的看法:

正面印象:有理想主义精神,忧国忧民,非常刻苦。

负面印象:尽玩虚的,衣着谈吐都有点土,知识面窄,只和中国人来往。

回国后,在大学里,忽然发现我从小字辈变成老资格了!并且更恐怖的是,我觉得21世
纪的大学生看我们这些90年代上大学的人,恐怕和我看80年代上大学的人一样!社会在
前进,虽然不是线性的,但是大致朝着同一个方向。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感受,这些
感受来源于我接触到的,国内名牌大学经济商科的大学本科生。

我接触到的这些大学生,知识面广,知识结构合理,多才多艺,自信。我高兴而又有点
伤感的承认:21世纪的这一代,全面胜出我们这些90年代的大学生!我分三点谈:

首先,由于他们出生在80年代,社会物质的富足使得他们的父母有更多的资源用于他们
的教育。不少人会钢琴,书法很棒,英文很溜,阅读大量的书籍。和他们聊天真的很
challenging。从知识层面上说,他们许多人出国留学后,由于他们比起前辈来更完善
的知识结构,一定能做出更大的成绩。由于我在大学工作,自然最关心这一点。改革开
放后几十万留学生出国,但是在学术上成为大牛的实在很少。这也许是因为整个民族的
积累不够。我认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这方面大有作为。

其次,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极强。当年我在大学的时候,各种社团还大多是文学社之类
的。今天的大学校园,除了兴趣爱好类的社团种类大大增多以外,还有学生组织的各种
公益社团。这些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让我叹为观止,而其中的不少社团的筹款能力
真的让我惊讶。除此之外,经济商科的学生还普遍在假期去各个公司实习。从大约5年
前开始,各大投行咨询公司开始在大陆的学校招summer intern,而从3年前开始,它们
有规模的招国内的本科毕业生。请大家注意:这些职位并不只是China based,不少学
生找到的是global rotation,薪水完全和其他人一样。这是国际投行咨询公司对21世
纪大陆经济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的肯定。

最后,他们比起 90年代,80年代的大学生,更象是正常的大学生。中国留学生与西方
学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在我看来是我们一个个都关心国家大事,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
地步!这不是我们不正常,而是中国这个社会不正常。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正常,更尊
重个人利益,更不注重意识形态,中国的大学生也越来越象西方的大学生:读书,旅游
,恋爱,社团。诸位:如果一个美国的大学生为了伊拉克激动不已,悲愤难当,其他人
一定会觉得他有病。可是80年代的大学生(在我看来),大都如此;90年代的大学生,
有不少这样;21世纪的大学生,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这样。政治上的激情是很可怕的,
我庆幸这玩意的逐步消失,我羡慕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更正常的年代。

说了这么多好话,负面的看法呢?媒体上充斥的所谓大学生的缺点,比如乱花钱啦,同
居啦,等等,在我看来,都tmd是狗屁!我当年想乱花钱来着,可是没钱!我当年想和
女孩子同居来着,可是没胆!道德先生滚一边去!

而我的担忧有两点:

第一是两极分化。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危险的赢者通吃的现象,在大学里也不
例外。在国内的名牌大学,农村里来的学生的比例,比20年前大大下降了。我没有具体
数字,但是3年来,我还没有接触到一个农村学生!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的扩大,农
村学生考高分的已经很少了,农村学生也很难进入经济类等热门的专业。教育资源的缺
乏导致他们知识面窄,社交能力弱,不自信,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处于劣势。而我接触
到的比较优秀的学生,大多家庭富足,有良好的背景。我的观点是:最危险的不是寡,
也不是不均,而是lower class缺少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机会。中国社会的这个缺陷在
大学校园里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来。

第二是极左思潮在年轻人中的抬头。由于17年来大学政治课中毛概的灌输,整整一代人
被成功洗脑,这不能不说是大倒退。今天的大学生,毫无文革记忆,同时由于在校大学
生数目的激增,使得他们面临激烈的职业竞争。另外,在他们的成长中,目睹或耳闻了
改革中的阵痛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有相当一部分人怀念文革,主张回到过去。当然,这
种局面的时代背景是:第四代核心习惯政治工作,不熟悉现代文明,恐惧复杂的现代经
济(我猜的,哈哈),从上到下往左转。希望这只是暂时的现象。

以上两点,在接下来我谈我眼中的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时候会时不时的提及。

最后,我向大家坦白我的杞人忧天:当今中国隐含着新型文革的危险,那么,讲台下这
些朝气蓬勃的脸,会不会有一天变为小将,喝令我向党交心呢?没准!君不见已经有人
占领道德制高点,对经济学家口诛笔伐了!



海归三年(五):吃喝玩乐

前面几篇都很boring,这篇讲讲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在国内的吃喝玩乐。我发现我经历的
和网上看到的很多都不一样。看网上的很多文章,你会觉得在国内就是纸醉金迷,夜夜
笙歌。可能对回国从商的海归来说是这样,但是对到各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海归来说则
未必。总的来说,我在国内的吃喝玩乐是我学生时代活动的延伸。

体育活动:过去很喜欢踢球,现在很少踢了:踢不过学生,而同事中能凑到一起踢球的
人又很少。现在我的主要运动是网球。遗憾的是,我至今没有在国内找到草地网球场,
当然打硬地也不坏。国内的高尔夫死贵,而且环境很差,不象国外那么便宜,而且是青
山绿水。不过我本来也不喜欢高尔夫,所以这点无所谓。喜欢高尔夫的海归要注意了,
回国后这点小享受就没了。对于喜欢健身的兄弟们来说,国内的健身俱乐部遍地开花,
价格质量参差不齐,我比较懒,不能坚持健身,对我也不影响。我还参加了一个很有名
的户外活动俱乐部:绿野。国内的名牌户外品牌(比如North Face)都很贵,所以我利
用出国开会的机会,配齐了冲锋衣,登山鞋等装备,打算今年夏天跟那帮疯子去受点罪
。有一个很能吓唬人的说法,叫定向越野,哈哈!

旅游:三年来我玩过的地方有:杭州,西安,黄山,泰山,云南,海南。其他出差开会
去的城市就不列举了。由于有两个假期不在国内,因此玩的地方不算多。强烈推荐云南!

摄影:国内的反转片比国外便宜太多了,一个EB也就十几块钱。不过种类不够丰富,象
我一直想要富士的RAP就没找到。摄影发烧友们一定经常在ebay上淘宝贝,但国内的二
手市场不发达,少了很多乐趣,是一大遗憾。不过我的器材回国前就配齐了,很久没有
出过血了。在云南的时候由于高原反应,恨不得把 Manfrotto的三角架扔了,现在打算
换成Gitzo的。

K歌:没去过那种声色犬马的地方,都是和同事朋友一起去所谓的量贩式KTV(不懂为什
么这么称呼)。比较成规模的有乐圣,钱柜等。无数的歌可以选,预备金嗓子喉宝等必
备物品,不哑不归,还是很开心的。现在很多小区的会所也有这样的服务。

音乐:高水平的音乐会太少,而且很贵,好的音乐厅也不多。正版的古典音乐死贵,这
方面的盗版也不多。不过有时也有例外:我发现广州的音像商往往能搞到很便宜的碟。
比如我最近通过广州渠道搞了一套Phillips的莫扎特全集,正版,6700元,比国外便宜
好多。现在Phillips, Decca, EMI, DG都开始授权给国内的出版商,这种CD称为引进版
。令人失望的是,质量很一般。国内的音乐杂志也不怎样,《爱乐》上的文章看得人云
里雾里。我总体的感觉是:国内还是缺少古典音乐的氛围,并且把它神秘化了。一个好
消息是:大名鼎鼎的Gramophone今年出中文版了,我还没看过,但是应该不错吧。另外
国内的器材很贵,从国外带也不现实:你总不能背两个B&W的大音箱上飞机吧!不过我
不是器材发烧友,到现在就用Bose的wave system。这小玩意在美国便宜,飞机上也好
带。

图书:如果你逛逛国内的书店,对比国外的书店,你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中国和西方
的差距是全方位的!种类还是太少,并且像样的书店非常少。我现在一般在当当和卓越
上买书,都会有折扣。国内买不到的英文书我上amazon买,不过加上邮费就贵了,所以
有时候托回国的朋友带一些。

吃喝:在吃的方面的文章太多了,我就不详细说了。我来说说喝。你如果习惯喝咖啡的
话,国内的外资超市都有不少咖啡可以选择,不过我不太喝咖啡,对这一点都不懂。
Starbucks在国内已经成为高尚品牌了,小资必去之地。其实也不难理解:要想找个环
境不错的地方聊天,往往还是会想到Starbucks。葡萄酒国内品种不多,红酒偏甜,我
觉得50元以上的国产葡萄酒还是不错的。我不算酒友,请安校长详细介绍国内国外的不
同!另外我要说的是,都说国内吃喝便宜,但是上档次的一点也不比国外便宜。外滩3
号的几家餐馆的刀子都很快,听说小汤哥来上海宣传 mission impossible 2在那里被
割了好大一块肉,哈哈!

小结一下:如果你要在国内过和国外一样的生活,并不便宜。不过,既然回国了,就没
必要过国外一样的生活。国内很多精神上的东西国外享受不到,能够常陪父母就不用说
了,上次我老板来中国,看到公园里老老少少很多人在跳舞,非常羡慕。我也觉得这种
场面很温暖。

总之,我很满意目前的生活,健康又快乐。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在大学工作的原因。

中国近几百年来的历史,基本上是落后战胜先进,野蛮战胜文明的过程。改革开放以来
的两次姓社姓资的大辩论是例外。今天,在我眼里,中国又面临着一个转折点。以我的
看法,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出现了向左转的趋势,这种趋势符合下层的心理,符合上层的
利益,和六十年前很相似。强调一点:左和右的定义是模糊的,国内国外不一样。这里
我指的是大家很熟悉的,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左右。


海归三年(六):向左转,向右转?

好大的题目!写到这里我怀疑我写得是不是太空了?老实说,我自己也没有形成一些非
常系统的观念,那就随便写点我回国后的个人体会吧。

一:年轻人向左转。以我个人为例,生于70年代,幼年时物质的匮乏记忆犹新;长于80
年代,整个社会的基本舆论是反思文革,要求改革开放;17年前我读初中,作为一个旁
观者目睹了80年代理想主义的谢幕。这样的成长经历很难让我对旧体制有认同感。今天
的大学生则不同:生于80年代,衣食无忧;长于 90年代,很少有反思文革的文字出现
,加上大学里毛概课反复灌输的第一代核心的丰功伟绩,对比所有制改革带来的社会阵
痛,很多人并不排斥旧体制。一方面,旧体制的理论体系中对平等的呼吁非常符合年轻
人的心理;另一方面,自由派知识分子将美国的利益混淆于美国的价值,刺激了年轻人
的民族主义,并带来他们对西方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的排斥。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
越年轻的人越容易左,我父母一代的人,即使对现实不满,对旧体制还是嗤之以鼻。

二:老百姓向左转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化过程中,由于权力资本的介入与阻挠,产
生了畸形的“官场经济”,导致局部利益受损。这个大家都知道,我不多说了。除此之
外,中国人是不是特别爱讲道德?凡是喊口号的东西特别受欢迎。同时老百姓总是喜欢
听简单点的东西,因此如果把许多问题归结到道德问题,良心问题,往往能引起一片叫
好。

三:利益集团向左转,这里的利益集团指的是中国能量最大的利益集团:国有垄断资本
。中国改革开放一个主要特征是放权。如果说过去由于蛋糕做大,利益集团不那么反对
放权的话,所有制改革则动摇了他们的命根,因此他们拼命反对。由于他们国有制的外
衣,他们对市场化的反对有天然的政治正确性。

四:最高领导层向左转。重复我说过的揣测:这一代核心从未做过经济工作,害怕复杂
的现代经济,熟悉思想工作和道德说教,并且需要以正统的姿态确立自己地位的巩固。
想起三年前临回国的时候,几个朋友为我送行。当时大家非常乐观,认为新君登基,必
要和太上皇有所不同,定能大有作为。没想到三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勇猛精进,锐意改革
的措施,稳稳的当上了勃列日涅夫!

五: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舆论向左转。在言论不自由的情况下,媒体根本不敢涉及最基
本的问题,只能不反皇帝,反贪官。甚至连贪官都不敢反,只敢反经济学家。在反经济
学家的同时,顺便把二十年来一点一点积累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念都反了。比如郎咸
平主张的国进民退,大政府,中央集权,严峻刑法,党管金融等观点,现在特别受媒体
宠爱。由于中国社会没有经历类似西方工业革命的洗礼,越简单,越强调道德正义的观
点,就越容易传播,如同六十年前一样。

这样,虽然社会各阶层利益不同,却同时向左转了。如果我们看看国内的媒体,会发现
什么样子的描述呢?我来概括一下:中央很好,政策到地方走样了。核心很好,经济学
家坏透了。国有企业效率问题是因为经理良心大大的坏。房产价格高是因为房产商良心
大大的坏。总之,在左的趋势下,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思考,已经由二十多年来的体制反
思,开始逐步变为道德反思了。

TOP

发新话题